我要捐赠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七国学子海南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2025-09-04 22 来源:

2025年9月3日,由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与海南绿岛热带雨林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沙画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交流活动在海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7个国家的30名师生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沙画艺术这一独特形式,共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主题。

海南绿岛热带雨林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教授汤炎非现场系统讲解了海南长臂猿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及其极重要的生态价值,不仅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注入丰富的科普内涵,更激发了国际学子对这一濒危物种的浓厚兴趣与保护热情。汤教授从全球视野出发,阐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引发了在场各国学子的强烈共鸣。

何素丹老师现场教学

随后,沙画艺术家何素丹老师及其团队为国际学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沙画教学与展示。何老师首先以一组表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连贯沙画表演开场,细腻的沙粒在她手中变幻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引来现场阵阵掌声。在简短的沙文化源流与中国沙画发展介绍后,何老师逐步演示了撒、铺、抹、勾等基本沙画手法,并引导同学们进行互动讨论。教学环节中,何老师还专门示教了海南热带雨林山川河流以及海南特有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的沙画创作技巧,进一步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在独立创作环节,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何老师逐一进行点评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七国师生与《我爱长臂猿,我爱海南岛》合照

活动的共创环节,七国学生共同完成作品《我爱长臂猿,我爱海南岛》,并将其正式捐赠予海南绿岛热带雨林公益基金会。海南绿岛热带雨林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汤炎非教授接收这份充满心意的礼物,并向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及参与活动的七国师生和指导教师表达了特别感谢。他表示,这份作品是“跨越国界的人与自然之间发自心灵的感应与写照”,必将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发挥深远而积极的作用。

捐赠仪式

“此次活动在促进文化交流、深化中文学习以及推动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沙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共同创作中增进理解,搭建友谊的桥梁。”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马海燕说。

活动大合照

此次活动不仅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机会,更通过艺术的形式搭建起中外交流的桥梁,深化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解,为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积极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