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静就碳普惠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向绿图强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5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会上,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静就碳普惠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向绿图强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三沙卫视记者:
我们很关注海南省的碳普惠体系建设与开发。近年来海南一直坚持“向绿图强”,“向绿图强”也是本次大阪世博会海南活动周的主题之一,而碳普惠体系建设与开发将极大助力向绿图强。我的问题提给省生态环境厅,可否介绍一下海南省碳普惠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向绿图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情况?谢谢。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静:
谢谢这位记者对海南省碳普惠工作的关注。当前,围绕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战略目标,如何运用市场机制激励社会公众参与具体的节能减排行动,如何运用碳普惠这一项创新性的自愿减排机制,来成功拓展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这已经成为海南省“双碳”工作和“两山”转化的重大现实课题。
首先,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碳普惠。碳普惠是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增汇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后,赋予某种形式的信用指标(例如碳积分、碳减排量等),并运用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建立的,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正向引导机制。
作为我省涉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海南碳普惠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向绿图强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构建制度体系与管理系统。经省政府同意于2023年2月印发《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碳普惠、碳账户等基本概念,规范了低碳场景、方法学、碳积分及项目减排量、碳普惠交易等方面的管理及各方职责。依托 “海易办” 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碳普惠管理系统。二是创建低碳场景,激励公众低碳行为。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将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公共机构等打造成为低碳场景,实现一网通办 “零跑动”、新能源汽车出行、步行和亮码办事四大绿色应用场景中绿色低碳行为的碳积分收集与权益兑换。三是开发碳普惠方法学,为生态产品提供量化标尺。发布了《海南红树林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海南省碳普惠(橡胶林碳汇)方法学》,鼓励按照碳普惠方法学科学申报项目减排量,结合生态优势积极开发蓝碳绿碳产品, 依托相关方法学开发了万宁小海、琼海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和白沙地区橡胶林碳汇等减排项目,备案减排量合计超过24000吨。四是促进碳普惠减排量消纳与价值实现。 印发《关于鼓励开展海南省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倡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 “海易办” 碳普惠管理系统自愿购买减排量实施碳中和,目前我省一些大型活动,如博鳌论坛、消博会、环境日、低碳日等均通过采取减排措施,购买碳汇的方式实现碳中和。积极探索“司法+碳汇”实践,拓展生态产品消纳场景。主动服务全省碳普惠交易,创新基于碳汇资源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我省向绿图强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依托丰富的蓝碳资源以及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碳库资源,进一步培育和开发更多蓝碳、绿碳和低碳产品相关方法学,创建绿色景区、绿色酒店等低碳场景,健全碳普惠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我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最后,我们想借助日本大阪世博会这一重要平台发出诚挚邀约:海南自贸港正全力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在碳普惠机制创新、绿色金融实践等领域深化合作,共享发展机遇,共绘绿色低碳发展蓝图。
另据了解,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已经于4月13日开幕,将持续到10月13日闭幕。再过10天,海南省将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启动以“向绿图强·开放共享”为主题的海南活动周。